- 积分
- 726
- 注册时间
- 2020-4-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当青铜纹饰在黏土上渐渐成型 当素白棉布浸入染缸绽放蓝白花纹 当石磨转动间飘出白首乌的清香 …… 这个夏天 滨海县博物馆组织的非遗研学活动 让孩子们用双手 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 主题鲜明的非遗体验活动 如同打开时光的钥匙 带领亲子家庭走进铸币 扎染与白首乌的文化世界 让非遗技艺在欢声笑语中焕发新生 “原来古代钱币长这样!” 滨海县博物馆的社教活动空间里 传来阵阵惊叹 作为暑期非遗研学的开篇之作 “铸币小匠” 古钱币黏土手工课 一经推出便人气爆棚 报名上线名额即被抢空 活动中 讲解员带领孩子们 开启了 “指尖上的古钱币” 科普之旅 从海贝到布币、刀币 从铜钱到机制银元 每一种古币背后的故事都被娓娓道来 听得入迷的孩子们 满眼的惊奇与感叹 手工环节中 孩子们化身小小铸币师 在工作人员指导下 将黏土揉捏、压模、塑形、上色 当一枚枚独一无二的 “古钱币” 完成时 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互相展示 成就感溢于言表 活动不仅让孩子们 了解了货币发展史 更通过手工实践体会到 这项技艺蕴含的古老智慧 “布上生花”扎染体验活动 则让孩子们在蓝白之间 感受了传统染色技艺的魅力 作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的传统工艺 扎染在县博物馆的研学课堂上 焕发了新的生机 活动现场 孩子们认真学习 折叠、绑扎、浸染等步骤 当一块块素白棉布从染缸中取出 展开后呈现出意想不到的花纹时 惊喜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充满童趣的作品 既有扎染技艺的古朴韵味 又融入了新时代的创意表达 完美诠释了 “非遗既要守正也要创新” 的传承理念 …… 孩子们专注的眼神里 我们看到 非遗这颗种子已经发了芽 最具地方特色的 当属由县博物馆联合陈氏首乌 倾力打造的 “本草拾遗” 白首乌非遗研学活动 一经推出反响热烈 吸引了很多亲子家庭深度参与 在陈氏首乌非遗馆里 非遗传承人为孩子们 系统讲解了首乌的种植历史、 药用价值、祖传的古法技艺 以及传统文化内涵 让大家对这项非遗有了初步认识 在动手环节 孩子们不仅尝试了首乌粉研磨 还在师傅的指导下制作了首乌糕点 田野实践中 大家走进白首乌种植基地 亲手采挖新鲜首乌 当一颗颗饱满的首乌露出真容时 田间顿时响起了阵阵欢呼声 …… 这个夏天 县博物馆通过一场场研学活动 让非遗传承变得可触可感 从货币铸造的历史厚重 到扎染艺术的美学表达 再到白首乌技艺的生活智慧 每一项非遗都在孩子们心中 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未来 让我们期待更多非遗体验活动 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