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论坛

搜索

滨海县工业园: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跃升蝶变

[复制链接] 1
回复
63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4 17:55 来自滨海论坛APP用户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4月8日,总投资10亿元的江苏江沅机械公司年产10000台套工业控制阀、1000台套水下采油树项目正式开工,新购全自动铸造、锻造生产线,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化精密铸造车间。
4月21日,绿岛智能制造服务中心年处理5万吨铸件的热处理中心试运行,标志着绿岛中心在强链补链工作上又取得了新的突破,进一步提升了为企服务能力。
 
5月11日,总投资5亿元的金仕伦新材料项目10条生产线已全部进场安装,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年可生产功能电子膜5000万平方米、汽车隐形车衣54万套。

 

……

 

 

加快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动能,是县工业园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园区聚力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开启新型工业化新征程,坚持“主要指标争进位、项目建设挑大梁、开放创新立标杆、各项工作争一流”工作导向,奋发作为、奋勇争先,以新担当、新成效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滨海新实践贡献力量。

 

工业强区
以大产业格局发力项目攻坚

 

园区坚持“项目为王、工业强区”,以敢为奋进的姿态和勇挑大梁的自觉,攻项目、强产业、优服务,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智能化、数字化是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式。走进海核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的厂区,灵巧的机械手臂上下飞舞,数字大屏科技赋能,目之所及全是数字化设备,工人师傅们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完成操作。石油机械产业是我县重点发展的产业链之一,苏盐阀门集团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多年来致力于促进传统石油机械产业转型升级。

 

“海核装备项目是采用‘5G+’模式打造的智慧型工厂,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企业生产运营各环节,重塑传统机械制造产业形态。今年,我们还将投入10亿元对苏盐阀门机械公司的老厂区进行智能改造,推动全县石油机械产业链主企业和配套企业协同发展。”苏盐阀门集团董事长韩正海说。

 

该区紧扣“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坚持“链式思维”壮大集群。去年,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开票销售占全区比重88.4%。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挥苏盐、万恒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依托绿岛智能制造服务中心,由简单部件制造向整机装备方向拓展。电子信息产业发挥矽润、坤歌等头部企业带动效应,以电子元器件、智能家电产业为先导,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协作。汽车零部件产业以吕巷为龙头,锻强后视镜、控制系统、内外饰3条产业链,强化以商引商。

 

创新为要
以高水平科创赋能产业转型

 

园区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以产业需求聚合创新要素,持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使科技创新“关键变量”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江苏先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内,公司总经理皮长青介绍了公司多款正在研发的新品,其中就有已投入研发3年的无线厨房家电。江苏先木智能科技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各类中高档厨房小家电研发销售的企业,研发的空气炸锅、咖啡机、煎烤器等产品,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掌握核心技术,是我们能在市场保持领先的关键。”皮长青介绍,“先木智能科技公司从成立到去年底已取得专利51项,其中有4项国外专利,4项发明专利。公司预计下半年在滨海设立生产基地,为实现滨海智能家电百亿元产值目标贡献力量。”

 

园区并联实施“智改数转网联”三大行动,引导企业数字技术赋能、科技成果赋智,推动进阶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之路。截至目前,已创成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上市后备库实施股改企业5家,省级四星上云企业8家,省级研发机构13家,省级智能车间3家。

 

滨海箐英荟产业研究院项目由苏州产业技术研究院核心团队、产研院孵化优秀研究所核心团队以及与产研院合作密切的投资和平台运营机构核心人员共同创建,预计6月底前可引进孵化项目7家,通过人才集聚、技术研发、项目引进、强链补链等手段,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领军企业,带动我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园区立足产业发展方向,对内整合现有企业科创资源,将研发、检测等功能集成到公共平台,对外统筹开展技术寻源与平台招引,深度合作中国工经联、苏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建设泵阀产业“双链”研究院,加速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赋能企业工艺、产品、设备改造升级、更新迭代,促进上中下游产学研用各环节协同创新,让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丰硕的产业之果。

 

亲商助企
以全周期服务引领全面提质

 

既重视项目从签约落地到竣工投产的小周期,又重视升规纳统、提级扩能、滚动投入、扎根发展的大周期,滨海经济开发区坚持“市场有效+政府有为”,着力构建园区企业命运共同体,以最优服务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该区坚持“用户思维、客户导向”,落实每个项目专人负责制,排实手续办理、项目建设两张“横道图”,从办理手续、厂房选址、设计装修到全流程帮办,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租赁标准厂房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新征地项目按照“五个月工程”打造,不断加快项目投资建设进度。

 

做好传统服务,坚持企业月度座谈和大走访制度,积极探索国企保障人才住房需求,深度了解企业经营、资金、用工等需求,累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工等问题146项。做优共享服务,从服务产业发展角度出发,用足用好产业基金、供应链、“园区保”等服务模式,大力推进绿岛等共享载体建设,从政府层面推动三大产业垂直供应、隔墙配套,今年以来区内有28家企业达成合作。做深介入服务,深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政府层面搭建供应商和客户“端到端”共享平台,从原材料供应到订单需求,精准匹配,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以实际行动擦亮了“滨不难”品牌,赢得了客商创业滨海的信心和决心。


 

文字/周晓东 王   显 滨   

图片/陈其龙 吴贵民 刘朔池

初审/董   雯

复审/吕纯军

终审/郭乃军

来源:滨海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