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9242
- 注册时间
- 2018-10-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传统文化一直强调“气节”的重要性,一个人不论在何种境遇下都抬头挺胸、保持尊严,这才是令人敬佩的表现。
但气节并不意味着凡事都要高昂着头颅,永远不肯认输,毕竟人生复杂,我们能够掌握的事情实在少之又少,有时候激流勇进是一种格局,但适当后退也是一种智慧。
正如我们熟悉的六尺巷的故事,早些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府邸与吴家相连,后来吴家盖房侵占了张家的土地,张家一怒之下将家书送至京都,让张英向其施压。
没想到张英反而修书一封: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智慧如张英,必然不会因为三尺土地的问题而耽误工作,甚至影响邻里和谐,后来张家人果然让出三尺,邻居吴家也羞愧不已,马上同样让出三尺。就这样两家人和好如初,六尺巷的故事也一度成为美谈。
如果当时张英一直不肯低头,那么两家人就算争出胜负,也必然不会再来往。正是他的适当退让,才换来了如此美好的结局。
可见,做人不是非要时时刻刻都要高昂着头颅,这不是气节,而是自负和高傲。
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会放弃原则和底线,但也懂得在恰当的时机低头,从而换来更圆满的结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