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论坛

搜索

青春力量扎根阜康 阜康七日实践绘就暖心画卷

[复制链接] 1
回复
75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14 20:15 来自滨海论坛APP用户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七月的滨海县阜康社区,暑气渐浓,却因一群年轻人的到来涌动着别样的活力。从7月1日到7月7日,一场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在这里铺展开来,慰问老党员、清扫社区环境、普及反诈知识、传播乡村建设理念,一系列行动串联起红色传承与社区发展的脉络,让青春力量在基层土壤中扎根生长。

   活动伊始,建党节的庄重氛围为实践定下基调。团队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围坐交流,梳理出社区当下的需求清单:几位老党员年事已高却始终关心社区事务,公共区域偶有垃圾堆积影响居住体验,近期周边社区出现诈骗案例让居民心生警惕,不少人对乡村建设政策一知半解……围绕这些实际问题,“传承红色精神,助力社区发展”的主题逐渐清晰,一场兼顾温度与实效的实践计划就此成型。

   7月3日清晨,带着提前准备好的米、油和党史书籍,实践队分成三组走访老党员。92岁的张爷爷家中,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他年轻时参与社区建设的身影,讲述起上世纪七十年代带领邻里修路的故事,老人眼中泛起光芒。“现在社区条件好了,但不能忘了过去的苦。”老人的叮嘱被队员们认真记下,也让同行的年轻队员对“初心”有了更鲜活的理解。走访的五户老党员家中,类似的红色记忆不断涌现,这些故事后来被整理成短视频,在社区居民群里传开,引来许多人留言“向老党员致敬”。

   社区环境的改变始于7月4日的全员行动。针对前期摸排的卫生难点——快递驿站旁的杂物堆、绿化带里的散落垃圾、楼道口乱停放的自行车,队员们分工清理。扫帚扫过路面扬起微尘,垃圾袋逐渐装满,歪倒的自行车被一一扶正。起初只是远远观望的居民,慢慢有人加入进来:李阿姨拿来抹布擦拭宣传栏,中学生小王主动帮忙搬运废弃纸箱,连平时少言寡语的租户也默默拾起脚边的塑料瓶。三个小时的清扫,20多袋垃圾被运走,社区角落的整洁模样让路过的居民忍不住驻足称赞。

   7月5日的反诈宣传从一场“身边事”讲座开始。团队收集了本地近期发生的诈骗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冒充客服退款”“养老投资陷阱”等套路。当讲到有老人因轻信“高价保健品”被骗光积蓄时,台下的居民纷纷议论起来。“我前几天接到过说我中奖的电话,当时差点就信了!”一位阿姨的分享引发共鸣,咨询台前很快排起长队。队员们一边发放印有防范要点的宣传册,一边教大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原本计划两小时的活动,因居民的热情延长了一个小时。

   乡村建设的话题在7月6日的社区广场引发热议。展板上,乡村生态庭院的美图与社区现状照片形成对比,政策解读用“就像咱社区要添健身器材、种更多花草”这样的比喻让人一听就懂。“咱小区能不能也搞个小菜园?”“楼道灯坏了能不能尽快修?”居民们的提问从乡村延伸到社区,23条建议被认真记录。有人说“原来乡村建设和咱关系这么近”,有人当场表示“愿意加入社区建设议事组”。

   最后一天的总结会上,队员们翻看活动照片:老党员与年轻人的握手、清扫后干净的街角、反诈讲座上专注的眼神、宣传台前热闹的讨论。这些画面串联起七天的实践轨迹,也勾勒出社区悄然发生的变化——红色记忆被重新唤醒,居民的主人翁意识逐渐增强,曾经的治理难题有了破解的新可能。

   这场实践没有复杂的理论宣讲,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红色精神落地生根,让社区环境焕发新颜,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让发展理念融入日常。青春力量与社区需求的碰撞,正在阜康社区催生出更多温暖的改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星火惠民小分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5-8-14 21:05 来自滨海论坛APP用户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江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