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围城》:有这个特点的男人,注定难成大器
现当代有很多作品和人物形象,为什么偏偏《围城》里的方鸿渐,那么地深入人心呢?
原因有三。
方鸿渐的人生,虽然没有大灾大难,但总是事事不如意,毕业后碰壁,工作时受阻。
这,像极了我们自己,总要经过生活的千锤百炼,才能看清自己的能力。
方鸿渐的身上,也有很多人性的弱点。他有点虚荣,所以买了一个假证书,情商有点低,总是搞砸很多事。
这,也都是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人的写照,人无完人,谁都有弱点。
方鸿渐的心态,是一个抛物线。他本来意气生发,经过捶打之后,认清了自己,学会了妥协,承认了平庸。
这,是步入社会后的大多数人,最常见的心理历程。
因为这三点,方鸿渐成了当代文学里的宠儿,与其说很多人喜欢研究他,不如说,他们想通过方鸿渐,找到自己的方向,发现人生的归途。
故事的开头,留学回国的方鸿渐,是好多人心中标榜的对象,女博士苏文纨,也对他青睐有加。
故事的结尾,一事无成的方鸿渐,丢掉了所有的光环,苏文纨看到他的现状后,一脸嫌弃,暗暗得意。
方鸿渐是个普通人,但他却有把生活越过越差的本事,因为有很多的缺点,在他身上,被无限放大。
当然,这是钱钟书的写作手法。
更多的,是一种暗讽。
其中有一个缺点,几乎影响了他的整个人生,那就是:太要面子。
回首半生,因为太要面子,方鸿渐丢掉了太多东西。正是因为太要面子,所以他难成大器,注定一事无成。
一:为了面子,放弃了真爱
回国的船上,方鸿渐遇见了鲍小姐,他主动示好,结果鲍小姐有未婚夫,方鸿渐只是一个暂时的替补。
回国后,方鸿渐在上海,遇见了此生真爱——唐晓芙。可他扭扭捏捏,不敢向前。
前者,露水情缘,他豁得出去;后者,此生真爱,他踌躇不前。
如此看来,他最后与唐晓芙擦肩,也是命中注定。
只不过,这个命,掌握在方鸿渐自己手里。
初见唐晓芙,方鸿渐便觉得她是一个真正的女孩子,单纯中不失智慧,可爱中不失妩媚。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那时的唐晓芙,是苏文纨的表妹,而苏文纨和方鸿渐的关系,大家看到眼里,明白在心里。
苏文纨向方鸿渐示爱,而方鸿渐,心里藏着的是唐晓芙。
作为一个男子,他跟可以和苏文纨说清楚,然而,转身去追求唐晓芙。
但是呢,他没有。
一方面,他明白苏文纨的心意,一次次前去赴约;另一方面,他深爱唐晓芙,却不敢迈出一步。
——“不如趁早死了心罢,给一个未成年的女孩子甩了,那多丢脸!”
这是情根深种时,方鸿渐内心深处的想法。
因为碍于面子,他没有及时去表达心意,非要等到一切都快无法挽回的时候,他才猛然醒悟。
苏文纨和他走得太近了,他怕她提结婚的事,于是,赶紧写了一封拒绝的信。
此时,他再去找唐晓芙时,一切都已经变了。
本来对方鸿渐有好感的唐晓芙,看完了方鸿渐和自家表姐的这场感情戏后,自然有些犹豫。再加上苏文纨在她耳边说的那些坏话,火上浇油之后,她更加动摇。
所以,面对方鸿渐的深情,她说了狠话。
方鸿渐被拒绝了,他觉得没有面子,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如果当时的他,肯放下自己所谓的男人的架子,好好解释一番,那么,两人的结局,可能又是另一番模样了。
这场感情,从一开始,方鸿渐就顾忌到了自己的面子,直到最后,他都没肯放下来。
此后的唐晓芙,成了方鸿渐此生的“爱而不得”。
原来,在方鸿渐的眼里,一场爱恋,终究也比得上一个男人的面子。
二:死要面子,最终婚姻不幸
方鸿渐和孙柔嘉在前去三闾大学的旅途中相知,方鸿渐本不喜欢孙柔嘉,可是最后还是娶了她。
这是一种对现状的妥协,也是一种在感情上的将就。
毕竟,他错过了自己的最爱唐晓芙,在她身上他体会到了暗恋的苦楚、失恋的痛苦后,余生,便不想去深爱哪个女子了。
孙柔嘉是喜欢方鸿渐的,这一点他应该是庆幸,和一个爱自己的人结婚,不会患得患失,反而有恃宠而骄的机会。
然而,婚姻里的方鸿渐,爱面子的程度,不比任何时候差。
两人第一次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是遇见苏文纨之后。
那时的苏文纨,光鲜亮丽,在方鸿渐和孙柔嘉这对夫妻面前,摆出了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态。
事后,孙柔嘉对方鸿渐说:
——“我看破了,都是吹牛。”
——“你说她从前如何爱你,要嫁给你呀,今天她明明和赵辛楣好,正眼都没瞧你一下,是你追求她没追到罢!”
这句话一出,立即戳破了方鸿渐的软肋。
他是如此好面子的一个人,怎么能允许别人这样想自己呢?
而且,自己从来没有在苏文纨面前,卑躬屈膝。
所以听完这句话的方鸿渐,发怒了,他第一次表现出粗暴的一面,并对孙柔嘉吼到:“不过,也居然有你这样的女子千方百计要嫁给我。”
因为这次争吵,两人的关系冷到了冰点。
而这件事,相比较后来的各种矛盾,只是冰山一角。
方鸿渐身为一个女人的丈夫,每次发火,都是因为自己的面子受到了威胁。
她让孙柔嘉离她的姑母远点,是因为姑母不喜欢他,经常挖苦他。
他向来骄傲,自然不想身边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
孙柔嘉的工资是比方鸿渐高的,但她又不能提这事,因为方鸿渐会就此翻脸。
不敢面对妻子比妻子强的事实,说到底,也是面子在作祟。
最后两人不欢而散,方鸿渐也不肯主动认错。
平时吵架是家常便饭,并不会造成什么无法收拾的局面,而最后那一次争吵,方鸿渐动了手。明明自己有错在先,他却碍于自己的脸面,不敢轻易说抱歉。
这场婚姻原本可以走得更久一点,但方鸿渐爱面子这一点,加速了它的瓦解。
向来缘浅,奈何又添把柴。
方鸿渐会因为很多事红脸,表面上是斤斤计较的小心眼,其实,他就是一个死要面子的玻璃心。
人生得意须尽欢啊,但方鸿渐呢,把自己的面子凌驾在了快乐、幸福之上。于是,丢了真爱,也弃了婚姻。
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在喜欢的人面前弯一下腰,不丢人;在自己的妻子面前,认一次怂,也不难。
但方鸿渐,做不到这两点。
当我们在解读《围城》的时候,总会替方鸿渐感到遗憾。
只是,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
现实中的我们,还是以此为鉴,避免重蹈覆辙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