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多一点>>>
推行医保支付按病种付费
有哪些变化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医保支付方式是按项目付费,药品、耗材、服务项目,用了多少结算多少,这种医保支付方式容易滋生“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目前按病种付费已覆盖全部医保统筹地区。为什么要推行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对患者来说会有哪些变化?
对医疗机构→
自2019年起,国家医保局持续推行“按病种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即通过历史数据精准测算,根据患者的病情分组,对同组患者,确定相似的费用标准,由医保部门“打包”支付给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从“多开项目获得收益”,转变为“控制成本也能获得收入”。目前“按病种付费”已覆盖全部医保统筹地区。
对于住院时间长、资源消耗多、使用新药新技术等不适合按病种支付的病例,医疗机构可以申请特例单议,医保部门经过审核后,可以按照项目付费或调整支付标准,确保这些患者能够得到合理充分的治疗。
对患者→
医保支付方式指的是医保与医院之间的结算方式,改革不影响患者出院结算体验,患者出院实行按比例报销,患者因为少做了不必要的医疗服务项目,按比例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可能会减少。
国家医保局表示从未出台“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之类的限制性规定,对少数医疗机构将医保支付标准的“均值”变“限额”、以“医保额度到了”的理由强行要求患者出院、转院或自费住院的情况,国家医保局将予以严肃处理。
来源:工人日报、央视新闻
欢迎光临 滨海论坛 (https://www.bhwang.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