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走着走着,为什么没有朋友了呢?
作家贾平凹在散文集《自在独行》中,为我们做出了解答。
贾平凹认为,大多数朋友的本质都是利益之交,他们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解决你的孤独,而是在分割你的利益。
你就像餐桌上的一条鱼,在被人一点点地分食着,他们才不会在意你有多疼,只会在意你还有多少肉。
等到你的肥肉所剩无几时,那些曾经对你阿谀奉承的人,也便没了踪迹。你所得到的,不过是被瓜分的痛苦,以及他人转瞬离去的无奈而已。
年轻的时候,很多人甘愿做这条鱼,渴望有一天能做分食的人。
但到了一定年纪,你会发现自己厌倦了,因为这样的模式根本没有给你带来多少滋味,大多数时候,都是你一个人在单打独斗。既然如此,你又何必让别人分食呢?
多条朋友多条路,是我们从小到大耳熟能详的一句真理。可现实会告诉你,没有多少人能给你指出明路,他们恨不得自己先跑向前去,怎么会顾得上你?终其一生,你还是要靠自己去挖掘。
正如贾平凹所说: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就像磁石与铁块,你若是具有磁力,那么优秀的事物自然被你吸引而来,你若是没有磁力,那么你什么也抓不住。
你若是有能力,那么条条大路通罗马,你若是没本事,每条大路都行不通。与其寄希望于别人,不如努力提升自己,所以我们不会再去结交那些利益之交,只会与真心的朋友相处。
可是,真心的朋友,又能留住多少呢?
有些人,匆匆来到了你的生命里,但又匆匆离别,待反应过来时,他们已经消失在人海。
还有些人,一直留在了你的生命里,只不过,他们始终无法走近你的心。
贾平凹曾将真心朋友分为生活关照型和精神交流型,生活关照型的朋友能够帮助你解决生活问题,但他们不懂你;精神交流型的朋友懂你的心,但他们不会顺应你的生活要求。
不管是生活关照型还是精神交流型,都不可能让你完全满意,到最后,你还是要一个人面对风风雨雨。
倘若你总是将这些人拴在身边,那么你只会更孤独。因为真正的孤独,不是没有人陪伴,而是身处人群之中,却没有一个人完全懂你。
孤独并不是一种状态,而是内心的一种感触,越是和不懂你自己的人在一起,这种感受越是强烈。
于是很多人放弃了一些朋友,回到了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在这个空间里,他们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自己,不需要强迫自己,更无需面对别人的不懂得,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
他们爱上了这种感觉,学会享受这种状态,也因此变得更幸福。
生命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我们每个人都慢慢感知到孤独,并融入孤独。当你某一天真的适应了这种节奏,再也不追求所谓的朋友时,你就真正强大了。
其实,真正过得好的,往往是那些朋友很少的人。因为你不会再去迎合那些利益之交,不会逼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情,有更多时间去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因为你习惯了孤独,不会再为任何人的离去而伤心,你的内心变得更加坚韧,你将有勇气去面对更有挑战性的人生。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
没有朋友的人恰恰是如此,他们深知没有多少朋友能走进自己的心,所幸看淡了这一切,将更多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他们不再渴望与任何人并肩作战,而是努力面对一切,所以锤炼了自己的心智和能力。
到了一定阶段,没有朋友的人,反而能够不断开拓,最终实现人生的辉煌。
若你已习惯独自打拼,又怎会畏惧无人的风浪呢?所有的困难在你面前,不过如此。
一个人朋友越少,往往过得越好。
当然,这里所说的“没有朋友”,并不是永远孤身一人,而是没有真正的好朋友。
点赞之交千千万万,酒肉之交随处可见,一般的好友来去不停,但他们都称不上好友。
真正的好朋友,是如贾平凹所说,不见面时互相挂念,见面时自有一种默契。这种境界更强调内心的契合,很难随随便便达到,说不定很多人一生都没有遇到过。
所以,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的朋友,既然如此,何不享受一个人的生活,让自己独处时不断变得强大呢?
当你明白这一点时,或许你就不会再为没有朋友而遗憾了,你会明白,这都是你变得强大的象征。
在无人的世界里享受独有的清欢和锤炼,或许就是往后余生,最自在的活法。
成年人到了一定境界,便会放下对朋友的执念,投入到单打独斗的生活中。他们看起来很孤单,实际上恰恰是因为远离了朋友之间的是是非非,而变得更加平静、丰富。
如果你想过得更快乐,不如从正视朋友的现状,学会享受和经营自己开始。
欢迎光临 滨海论坛 (https://www.bhwang.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